□堂吉偉德
  近日,人人網流傳一張照片,一位其貌不揚的老人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,低頭念著發言稿。這位蓄著鬍子、一身黑衣、穿黑布鞋、沒穿襪子的老人不是來作脫貧報告的,而是一名中科院院士,叫李小文。(4月23日《西安日報》)
  如果不是中科院院士的頭銜,加上其在定量遙感研究方面的巨大建樹,“布鞋院士”跟普通的農村老頭,恐怕並無多大差別,也不會引發廣泛關註,自然也不會有“真名士自風流”的贊譽。再進一步,如果不是一系列被熱炒的網絡組圖,恐怕沒多少人知道李小文和他的事跡,他的裝束與打扮也不會導致群情激動。
  因為穿布鞋而讓一個院士成為焦點,併成為眾聲一致的表揚對象,被冠以“掃地僧”的“美譽”,這或許是李小文之幸,卻未必是社會之福。確切地說,作為一名院士,在公眾場合下,出於禮儀的要求,其“不修邊幅”其實缺少對他人必要的尊重,並不值得鼓勵。但出於對個性的尊重,其打扮只要無傷公序良俗,也未免不可接受。問題在於,公眾真正應當關註的,恰恰不在其外而應在其內。
  假若換作另一個不知名的人,這樣的裝束可能不是獲得贊譽而是厭惡,何以換一個種身份就截然相反?在現實中,名人和普通人之間的差異明顯,同一種行為卻往往有著不同的評價。窮人吃點粗茶淡飯就被視為寒酸,而若是權貴則被視為品位;在裝束上,普通人若是“光腳示人”則會被視為不禮貌,而若是名人則被視為有個性……“布鞋院士”在網絡上走紅,從根本上還是這種評價導向在發揮作用。
  一個成熟的社會必然講求內涵,而講求內涵就應體現必要的尊重,在標準上做到嚴格一致,不因個體的名氣、地位和性別而有所不同。在國外,我們常常看到,人們的個性與自由往往受到嚴格的保護。反之在國內,以貌取人極為常見,對權利的歧視也相對普遍,比如職場招聘中的性別、年齡、身份歧視。更多時候,我們所處的社會還缺乏一種基本素養,那便是在向上贊美的同時,少了俯身向下的氣度,並做到標準的一致性。
  其實,對“布鞋院士”點贊過度也是以貌取人,這跟我們諷刺一些人形象不佳,在本質上並無不同。評價一個人是否高風亮節,不應停留在錶面,如何不讓標準因為身份不同而有所差異,或許是“布鞋院士”受熱捧帶來的冷思考。編輯: 楊日  (原標題:過度點贊“布鞋院士”也是以貌取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qsy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